太陽光電產業雙D化(DRAM存儲器及LCD面板)時代早已來臨,主要來自于大陸所造就不公平的競爭環境,使得太陽光電產業殺價競爭嚴重,因此,中國臺灣產業界必須從技術及應用端殺出重圍。
從2009年金融風暴后,正值太陽光電產業仍在復蘇期,大陸太陽能產業透過低價策略快速崛起,進而已成為zui大太陽能產業供應鏈。其間,包括歐美等業者因為無力承受大陸業者的殺價競爭,進而公開要求政府探討反傾銷議題。
大陸造就不公平競爭
德國政府從2010年大砍補助、同年法國政府除了終止部分補助外,面對系統上安裝的全是大陸太陽能模塊,并公開指出,政府撥預算是為了創造法國就業機會,不是幫助大陸企業。
2011年德國政府因為2010年補助下砍太多、導致產業約有1年的低潮期,使其2011年年中未再追加下砍補助,但意大利市場則在6月實行新法,針對60%成為為歐洲制(MadeinEU)的太陽能系統進行額外10%的補助,「排外條款」因應而生,市場認為沖擊zui大的是模塊市占*高的大陸供應鏈;除此之外,其它國家在后續的補助中,是否會跟進導入「排外條款」,值得關注。
上述這些動作,其實都是證實歐美產業鏈或政府補助走向,都在向不公平競爭做防堵,而這不公平競爭環境就是大陸所創造的,大陸政府給予大陸太陽能產業供應鏈林林總總、臺面上及臺面下的支持,例如,不論是所用的計算方式或者是政府補助支持等,大陸設備幾乎沒有所謂的折舊可言,在各類成本極低的情況下,達到*競爭優勢。
這讓大陸太陽光伏能產業幾乎達到百戰百勝的境界,除了資金籌措煩惱比其它區供應鏈業者少外,擴產積極度更是居冠,也造就太陽能產業面臨不公平的競爭環境。
黑心銀行家破壞產業秩序
大陸政府大力支持其太陽光電產業供應鏈,造就不公平競爭,但是,能在短短幾年內就達到明顯的分野,其實還包括市場上部分的黑心銀行家支持,因為考量私利而使加速不公平競爭問題浮現。
其實,在早期歐洲政府補助太陽能時,有個機制是透過銀行把關,銀行在供貸資金給予系統投資者時,為針對系統相關零件,包括模塊品牌、其它采用零組件等進行審核,一旦符合審核條件銀行才會予以貸款,即所謂的Bankable,過往可達銀行認同取得融資者,都是實務經驗累積好多年才得到支持。
Bankable就是銀行貸款條件符合,只要擁有抵押或擔保品,同樣符合銀行貸款條件,所以,部分大陸業者受到地方政府支持,由地方銀行或政府拿不動產來做質押,隨即變成可Bankable了;對大陸區域政府或銀行來說,提供不動產質押非難事。部分銀行之所以接受,圖利與大陸銀行間有更好的互動或交易。
或者,近年來在大陸政府的資金資助下,歐洲系統廠若用了大陸品牌模塊,不但可以拿到具價格競爭力的模塊,更因為大陸品牌模塊廠同時挾帶豐沃資金,支持系統客戶的運行,也使得部分歐洲廠在銀行端找不到充裕貸款資金的壓力下、轉而跟大陸品牌模塊廠合作。
這也導致諸多系統案,到zui后變成是評估模塊廠帶多少資金來贊助,而模塊的質量、價格、競爭力變成不是*重點,這些案子都快速的流到大陸業者手中。
近期產業界高喊的布建「出海口」,以確保銷貨出處及訂單掌控,實際上,所謂的出海口,即是有效掌控太陽能系統終端的動向,但,不幸的是,過往這些由各國銀行支持的出海口,其實早已變成比「本錢粗」才有立足之地的港灣,大陸業者有政府大力支持及部分業者本身財力也夠雄厚,早已把出海口都占據了,臺廠連想都不用想沾上邊。
上述情況所造就不公平的競爭環境,早已讓太陽光電產業如同步入存儲器及LCD產業般,所有的業者都在殺價搶單的紅海領域中沈浮,長期看來,如果不改變現況,有什么未來,實在難以想象。
新技術及應用是中國臺灣產業曙光
我認為,依要做系統端布局,就如同上述所言,耕耘太陽能系統已經不是有沒有富爸爸的問題,而是有沒有富裕的國家在背后支持。
中國臺灣業者可以依附富裕國家,像大陸市場把太陽能視為探勘新油源,把它視為是天然物資在開發,中國臺灣可以用其資金為它探勘,但如果技術被取代后,就需有認知是該退場之時。未來達到Grid-Parity后,同樣必須跟銀行借錢建置系統,同樣可能受大陸掌控。再者,中國臺灣廠可以維持代工現狀,像意大利設置的「排外條款」般,抵制大陸模塊,讓中國臺灣透過為歐美代工取得生存空間,只不過,在大陸模塊低價競爭下,目前看來,各國抵制都不見得可以有效爭取空間。
zui后,運用新技術的突破,或新應用領域的挖掘,跳脫殺價的紅海市場,找尋自己的藍海,轉變到其它應用領域,例如電子領域等,使獲利空間提升,我認為,這才是中國臺灣產業該積極找尋的方向。(蔡進耀口述,記者整理)
目前模塊的價格,在很多地區早已達到太陽光發電及傳統電價成本相當(Grid-Parity),但是需求卻未有效爆發,主要即是部分黑心銀行、開發商(EPC)甚致是代理商等,都要賺一手,導致于系統的成本仍然居高不下,以致于需求無法有效被刺激。
就中國臺灣的產業來說,目前zui大的問題是產業垂直集成不完整,以致于成本競爭力不足,多晶矽料源至今仍無法達到某種比例的自給自足;坦白說,現在再大力投入料源,恐怕也太慢了,因為多晶矽料源在2011年第4季開始,就被認定將隨著新產能的快速開出,而面臨供過于求的壓力,價格恐怕會快速下滑。
現在投入多晶矽自制、恐怕成本競爭力遠不及那些早投入者,尤其價格又被預估將繼續向下,恐怕連生存空間都將受到嚴峻的挑戰。
地址:上海市共康路1018號
:
:徐壽平
:4000155558
86-
留言:發送留言
個性化:www.fzfzgg.com
:www.st5118.com
展臺:https://www.chem17.com/st191617/